清华首页 ·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档案馆  ·  档案征集  ·  成果展示  ·  正文

档案馆

第三届“清华史料与名人档案捐赠精品展”

发布时间:2021-10-19访问计数:


 


在清华大学校庆107周年之际,由清华大学档案馆、校史馆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清华史料与名人档案捐赠精品展”,从2018年4月24日起,在校史馆一楼序厅展出。

 第三届精品展由15个立式展柜和12个卧式展柜等组成,共展出36位著名学者、清华校友及其亲属等捐赠的手稿、笔记、证书、著作、照片及各类实物等230余件。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是从2017年海内外校友、师生及各界人士、各个单位捐赠移交的一千件人物档案和实物档案中精选而出的。展出的珍贵档案史料,让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们一睹昔日清华园与清华人的风采。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一部《无问西东》的电影顷刻间让这句出自清华校歌的话风靡全国。而今年,又是这部清华校歌诞生95周年。此次展览展出了清华校歌词作者、上世纪一二十年代清华中文教师汪鸾翔先生的珍贵档案20余件,包括清华校歌的手写稿,记录他在清华工作生活的《炳烛斋日记》,诗集《秋实轩诗抄》、《秋实轩诗集》,他创作的山水书画团扇,当年批阅的潘光旦哲学试卷,以及1924年泰戈尔访问清华演讲时他手绘的泰戈尔画像等。这些档案史料,均由汪鸾翔长孙汪端伟捐赠。


汪鸾翔的清华校歌资料


“爱国奉献、追求卓越”,是百余年来一代代清华人铸就的光荣传统,是清华精神的核心内涵。此次展览展出了1919年进入清华学校工作、后担任物理系实验员、在抗战期间被日军凌迟杀害的英烈阎裕昌的烈士证书、1946年晋察冀军区供给部长等证明阎裕昌为国殉难的信(阎裕昌之孙阎禄德捐赠)。展览中还有“一二·九”运动骨干、历史系1937届校友黄绍湘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毕业证书、40年代从美国带回并在青岛地下工作时期使用的收发报机、70年代撰写修改《美国简明史》的手稿等(黄绍湘之女毕慰萱捐赠)。


 

黄绍湘在青岛从事地下工作时使用的收发报机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在任何时代都不乏大师。此次展览展出了多位教授、院士的生动资料,其中有:精仪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国藩捐赠的英文授课手稿和幻灯片,一页页英文字迹清晰整洁、娟秀齐整,一幅幅插图如同打印机输出;自动化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常迵和电机系教授钟士模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求学时的实验报告、研究论文等资料(常迵之女常放、钟士模之女钟珠环等捐赠),数学系教授李欧的讲课提纲、笔记和从教30年奖章(李欧之女李宗仪、李建捐赠),反映了专家学者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化工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捐赠的诗画折扇,展现了学者大家文理兼通、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风采。 


    

金国藩院士的英文授课讲稿                         金涌院士的诗画折扇      


 清华不仅造就了学术大师,更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各行各业的兴业之士。而有些是两代以至几代清华人,在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上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为我国公路技术事业奉献一生的中国第一位留学波兰的博士学位获得者、1929级校友方福森,在国防事业中建功立业的方福森儿子和儿媳、1958级校友方庆贤和高瑞等两代三位清华人的资料,如方福森的学位证书、方庆贤的科技奖章、高瑞的设计手稿等,都在本次展览中呈现。1977级校友杨嘉实捐赠的父亲杨式德在西南联大时期从长沙到昆明的行军日记和照片、他本人的优秀毕业生奖状和毕业合影等,展现了父子清华人不同年代的清华生活。


杨式德的联大行军生活照和杨嘉实的大学毕业合影


1937年清华校庆日的视频影像


 与前两届展览相比,本届展览首次展出了两段征集到的视频档案。一段是来源于美国的非常罕见的1937年清华校庆录像,可以看到当年校庆时的热闹场面,西操场军乐队的表演、骑术队的阅兵以及梅贻琦校长发表校庆讲话的珍贵画面;另一段是上世纪40年代清华留美学生的活动资料,从视频中可以看到钱学森、钟士模等在美国求学的清华人影像,拍摄者为西南联大校友曹建猷,视频由曹建猷之子曹康白剪辑,钟士模之女钟珠环捐赠。

 此外,清华学校时期校长张煜全在耶鲁大学所获的毕业文凭(张煜全之孙张永钧捐赠),清华学校1920年毕业生刘驭万的日记(刘驭万之女刘年玲捐赠),首届工农兵学员、核潜艇科研工作者杨连新捐赠的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证和毕业证明信,以及多位校友捐赠的清华不同时期的毕业证书、课堂笔记,上世纪70-90年代的员工和学生食堂饭票、澡票,以及上世纪50年代一种布条式的新生符号等,也都成为本次展览中的靓丽风景。


70年代的员工饭票和80、90年代的学生饭票



1958级校友方庆贤、高瑞捐赠了一家两代清华人的珍贵资料,首届工农兵校友杨连新捐赠了自己求学期间的资料,他们都来到摆放自己捐赠物的展柜前驻足留影,并表示能将这些珍贵的资料捐赠给母校很放心,能真正发挥它们的存史、育人作用。



从世界各地返校的校友看到自己求学期间使用过的饭票、计量尺、笔记本时,一股回忆涌上心头,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下自己青葱时光的印记。“祝愿母校愈来愈好,为祖国培养众多的高级人才。”这是1955级精仪系老校友嵇钧生的留言,他用最简单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母校最深切的感情。



展览使更多名家和校友了解了“清华史料和名人档案征集工程”。从南京返校的1966级汽车系校友杨俊林捐赠的一份珍藏了52年的毕业分配报到证。国情研究院胡鞍钢教授参观展览后表示,将自己珍藏的一批宝贵资料捐赠给档案馆。



精品展还吸引了学校财务处等院系部门、清华附小等中小学校的学生集体前来参观。学生们趴在展柜前仔细观看,他们用求知的心表达着对这些老一辈的科学家、教授们的崇高敬意,并在留言中立志要发奋读书,争取考入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