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庭燧(1913年5月3日-2000年4月29日)山东蓬莱人,金属物理学家, 国际滞弹性内耗研究领域创始人之一。
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获燕京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43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葛庭燧主要从事固体内耗、晶体缺陷和金属力学性质研究,首创了"葛氏扭摆",首次发现晶界内耗峰(葛氏峰),发现点缺陷与位错交互作用以及位错与晶界交互作用引起的非线性滞弹性内耗峰,毕生致力于金属物理学的发展研究。他所领导的研究集体在晶界弛豫、位错阻尼和非线性滞弹性内耗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原创性成果。他本人也因杰出的科学成就先后获得内耗与超声衰减领域的甄纳奖,桥口隆吉材料科学奖,美国金属、矿物、材料(TMS)学会的梅尔奖和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16年底,百余件葛庭燧档案资料由其女婿梁科捐赠给清华大学。
葛庭燧笔记

钱学森写给葛庭燧的信 葛庭燧写给钱伟长的信

葛庭燧从事物理学四十年的奖

钱学森给葛庭燧的信及扭摆装置图

葛庭燧给钱学森的回信

卢嘉锡赠葛庭燧及其夫人何怡贞的字
葛庭燧被选为美国TMS金属讲座和梅尔奖获得者

葛庭燧珍存的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学生点名表
葛庭燧论文《狭义相对论之逻辑的基础》(1941) 葛庭燧论文《钠汽遇氮气及氢气时在其主系线侧所生的散漫吸收光带》(1950)

金属物理读书笔记
光学试验练习册(1943)
中国物理学会奖章 工作时用的卡尺

硕士毕业论文:《钠汽遇氮气及氢气时所生之新吸收光带》(1940)

工作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