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首页 ·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档案馆  ·  档案征集  ·  捐赠信息  ·  正文

档案馆

清华英烈张甲洲遗物捐赠仪式举行

发布时间:2025-10-14访问计数:

9月30日,清华英烈张甲洲遗物捐赠仪式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举行。张甲洲长孙张红旗、孙女张红兵、曾外孙白朔羽将张甲洲革命烈士证明书、胡乔木和张万年题字手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等135件遗物捐赠给清华大学档案馆。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王岩《张甲洲》作者梁宗仁先生的女儿梁霜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战略研究智库教授曾立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井方博士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李永东,张甲洲烈士亲友和档案馆、校史馆工作人员等30余人参加捐赠仪式。

清华大学档案馆馆长、校史馆馆长孙海涛介绍捐赠仪式背景。他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9月30日国家烈士纪念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召开张甲洲烈士史料捐赠仪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档案馆、校史馆第一次接收张甲洲烈士的珍贵资料,对校史研究、教育和抗战精神宣传将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

王岩代表学校对捐赠人张红旗、张红兵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要求档案馆、校史馆充分保存利用好这些珍贵的资料,进一步加大清华档案史料的征集力度。他强调,张甲洲等老一辈清华人的精神一定会激励和鼓舞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学子为国家、为人民奋斗,这也是清华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的历史责任感的体现。

张红旗在发言中谈到,张甲洲、冯仲云和于天放是东北抗联中的“清华三杰”,都是东北抗联的杰出将领,为人民的独立、自由和解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东北抗联“清华三杰”的研究,对于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传承清华大学红色基因和血脉、引导青年人凝心聚力建设祖国都是一项有益的工作。


张红兵介绍了部分捐赠遗物的背景和张甲洲的很多感人故事,认为将张甲洲遗物交给清华母校,对于抗战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希望档案馆、校史馆保存利用好这些珍贵史料,深入挖掘张甲洲烈士的英雄事迹,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梁霜在发言中讲到,张甲洲烈士的事迹能清晰呈现世人,离不开父亲梁宗仁这样孜孜以求党史人的研究和记录,也离不开很多前辈的口述。不忘历史,警醒后人,烈士精神将激励我们努力发挥余热,做为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李永东谈到,“九一八”事变后,张甲洲奔赴东北抗战第一线,成立了巴彦抗日游击队,打响了中共武装抗日第一枪。作为清华大学的教师,应当以先烈为榜样,将爱国情怀融入科研教学,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以创新成果筑牢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基石。

井方博士介绍了国内有关东北抗联研究的情况,表示国家越来越重视东北抗联的研究,已经有稳定的研究队伍并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孙海涛向捐赠人颁发捐赠证书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吴霜/文

常志东/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