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常迵在入党转正支部会上作的思想汇报稿
(常迵亲属捐赠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这是著名无线电工程学家和信息科学家常迵教授1984年11月16日在讨论他入党转正的支部大会上所作的汇报发言稿,由常迵亲属捐赠给清华大学,保存在档案馆的人物档案中。这篇6页纸的思想汇报,工工整整地写在清华大学横格稿纸上,生动反映了这位年过六旬光荣入党的著名学者对党的赤诚与热爱。
常迵(1917-1991),生于河南开封,祖籍河北房山(现属北京)。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翌年转入清华大学电机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45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47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担任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教授,无线电基础教研组、无线电发送设备教研组、电视教研组主任,无线电工程学系副主任等,1975年起在自动化系任教,曾任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领导筹建了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教研室,设立了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博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198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被选为民盟中央常委。1989年荣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优秀成果国家级特等奖。
1983年11月,常迵在入党发展会上发言。
早在大学读书时,常迵就参加了“一二·九”运动。留学期间,他与留美学友在《纽约时报》上公开发表署名信,抗议国民党反动统治迫害进步学生。回国后不久,新中国诞生,他以满腔热情投入教学和研究工作。虽然也曾历经挫折、受过委屈,但对对党的事业、社会主义前途坚信不疑。“文革”结束后,党领导人民拨乱反正,常迵深切感到,个人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更加强烈地期望把有生之年毫无保留地献给党的事业。他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83年11月,66岁高龄的常迵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
一年之后,党支部召开了常迵入党转正会。在汇报发言中,他真诚地进行总结:“由于加入了组织,增强了信心和勇气。在做各项工作时,首先想到的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其次是,做为一个科技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到自己的职责。”他从八个方面向大家认真报告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又从学习、能力、团结同志等几个方面,诚恳分析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常迵题赠女儿的手迹。
(常迵亲属捐赠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1987年底,常迵因年事已高而又工作繁忙过度,患脑血栓偏瘫在床。他更加珍惜有限的时光,坐轮椅出席学术会议,躺在病榻上著书立说,经常把有关人员请到病床前研究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听取研究生汇报论文进展。他曾题赠给女儿常放8个字:“不求收获,只问耕耘。”而这也正是常迵教授一生的追求。
(孙 萌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