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首页 ·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档案馆  ·  清华记忆  ·  档案中的清华党史  ·  正文

档案馆

吴晗:从民主战士到共产党员

发布时间:2021-06-09访问计数:


        

1946年国民党教育部要求“密切注意”吴晗行动的密电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这是一份20世纪40年代国立清华大学时期存留下来的历史档案,内容是当时国民党政府教育部要求清华大学“密切注意”“共党吴晗将赴北平清华大学任教”的密电,保存在后来整理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教育部和反动军警当局对于学运进行迫害的来往密函密电”案卷中。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份密电?身为历史学家的吴晗为什么引起国民党如此密切的关注呢?

吴晗(1909-1969),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他深受胡适的学术思想影响,埋头书斋,专攻明史,在教学和研究上都很有成就,被师友们谑称为“太史公”。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吴晗应熊庆来之邀赴昆明任云南大学教授。1940年起,转到西南联大任历史系教授。这期间,面对国民党的腐败与独裁,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

吴晗(前排右三)与西南联大历史系1943年毕业生合影。

(清华大学校史馆)

1943年吴晗经周新民、潘光旦介绍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夏他介绍闻一多入盟,同年9月民主政团同盟更名为中国民主同盟,吴晗先后担任了民盟中央执委、联大小组负责人和云南支部机关刊物《民主周刊》主编等。他以历史杂文为武器,向国民党反动派“投枪”,发表了《论贪污》《三百年前的历史教训》《论“一二•一”惨案与纪纲》等文章。1946年夏李公朴、闻一多被害,吴晗正带妻子在上海治病,他冒着生命危险参加追悼活动,并写下《哭公朴》《哭一多》等悼文,痛斥特务暴行。此时,西南联大已结束,吴晗将返回北平,继续在清华历史系任教。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于1946年8月10日发出秘密函电,就吴晗行动“抄发报告一件,希密切注意”。所抄附的报告称:“上海七月廿七日电共党分子吴晗前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自六月初旬来沪后,其活动颇为积极,在学界活动尤烈,常至各大学校及左派之群众集会,作公开讲演,吸收青年。兹悉该吴将于八月初旬返北平,受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其实,此时的吴晗还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在党的影响下,在斗争实践中已成为一名坚强的民主战士。

 

20世纪40年代末,吴晗摄于清华西院住宅前。

返回北平后,吴晗担任北平民盟主要负责人。他在清华园的住宅──旧西院12号也成为中共地下组织和民盟的秘密活动点。1948年8月,国民党大肆逮捕爱国学生和民主人士,在地下党组织安排下,他离开北平赴解放区,到达西柏坡后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接见。

北平和平解放后,吴晗作为军管会代表参加接管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志》记载:“1949年3月18日北平市军管会代表吴晗到校视事。”此后,他担任校务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1949年11月,吴晗以民主人士身份,当选为北京市副市长。1955年,又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1949年10月,陈毅(前排右二)来校作报告后,在图书馆前与校务委员会成员合影。前排右一为吴晗。

(清华大学校史馆藏)

并在中国科学院设立学部时荣膺哲学社会科学部首批学部委员。1957年3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吴晗在彭真、刘仁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文革”中,吴晗遭“四人帮”残酷迫害,含冤去世。1979年获平反昭雪。

1984年吴晗诞辰75周年之际,清华大学在近春园内修建吴晗纪念亭,邓小平亲笔手书“晗亭”二字。1986年校庆75周年之际,吴晗雕像在“晗亭”北侧落成,以纪念这位杰出校友、学者和革命战士。

(薛  洁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