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首页 ·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档案馆  ·  清华记忆  ·  档案中的清华党史  ·  正文

档案馆

清华等校地下党组织“交换情报”记录本

发布时间:2021-03-31访问计数:


   

清华等校地下党组织“交换情报”记录本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清华等校地下党组织“交换情报”记录本,珍藏于清华大学档案馆内。这份历史档案由清华大学党委办公室移交进馆,共由四个横格本组成,首页是一张写给廖叔俊的便条,上书:“组内资料箱内,尚存有地下时‘交换情报’四本,请处理。”等字样。

廖叔俊四川成都人1926年生1947年9月至1950年10月在清华大学法学院经济系学习,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地下党宣传支部党小组长、党支部委员等。新中国成立后任清华党总支专职副书记1950年调北京市委工作。

根据档案的内容,这个记录本形成于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这里,“交换情报”用当今的语言表述,实际上是“交流情况”的含义。1948年正值解放战争逐步走向胜利,国民党反动派加紧对进步力量的镇压,爱国学生运动高涨。在这种情况下,清华、燕京等校党组织决定加强与交大、浙大的联系,“进一步了解京沪杭各大学具体情况,加强联系,交换工作经验,以期密切配合学运。”

写给廖叔俊的“交换情报”记录本便签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交换情报”从1948年8月4日开始到9日结束,为期六天,出席单位有浙大清华、交大、燕大、师院、清华等。按内容分,大致是自治会一天、社团两天、系级一天、工作总结一天、联络工作一天。四个记录本,第一本为工作报告,第二三四本均为“交换记录”。在交换过程中,与会者对清华的工作作了很高的评价:“在报告的内容中,清华的内容最丰富,而发表的意见也以清华最多。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也多是清华。”

在交换中,清华党组织对迫害问题、社团与系级问题、干部问题、作风思想问题方面提出较有建树的建议和策略。在提到自治会作用时这样总结:“自治会不但是全体同学合法而公开的代表,更是全体同学合法的公开的领导者。所以在一切活动中,自治会应尽量争取领导,这样同学才会感到有切身的关系,并可提高对自治会的信心。在环境较好,基础较稳固的学校中,自治会更可发表意见,争取思想上的领导。”

通过“交换情报”,加强了南北方的联系与交流,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掌握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增进了相互了解,也将清华等校的经验带到了南方。根据情报记录本记载,情报交换工作“对上海起了普遍的打气作用。我们的一些制度和组织,介绍给了他们,而我们的观点和意见也确在他们间起了作用。”

(孙  萌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