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救国会编印的《“一二·一六”大示威特页》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一二·一六”大示威是地下党领导下的北平学联,在“一二·九”运动中组织的第二次全市大中学生大游行。清华救国会编印的《“一二·一六”大示威特页》,包括了《“一二·一六”大示威纪略》《本校示威队记述》《我们示威同学的归来》《各校示威队简报》《军警暴行一束》等文章,对这次大示威的经过有着详细记载。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的这份珍贵档案史料,编印于1935年12月19日。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6000余人举行示威游行,发出了抗日救亡的怒吼,拉开了“一二·九”运动的帷幕。12月10日,各校按照学联决定实行总罢课,同学们举行演讲会、座谈会、辩论会,组织宣传队、广播队、纠察队等,开展抗日宣传。由于从报上获悉国民政府将于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学联决定当天再次举行抗议示威。
1935年12月16日晨,清华学生冲破重重阻碍,进城参加示威游行。
16日,北平古城再次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各校学生队伍涌向城里,高擎校旗和横幅标语,高呼“反对华北自治”等口号,并汇聚在天桥举行市民大会,通过“不承认冀察政委会”“通电反对华北任何傀儡组织”等各项议决案。这次示威中,清华、燕京等城外学校的游行队伍经过西直门、阜成门,冲破西便门,至天桥会师。鉴于“一二·九”游行中军警戒备、城门关闭、无法进城,清华好多同学头天晚上就先到城里,第二天参加示威队伍。游行中,遭到军警镇压,几十名学生被捕,数百人受伤。
城内外学生队伍与市民一起游行到前门外,受到军警阻拦。清华学生在前门外广场再次召开市民大会,通过了反对秘密外交、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等决议。
根据《“一二·一六”大示威特页》刊登的《关于示威的小统计》记载,当天参加游行示威的大学,包括“清华、燕京、师大、北大、平大、中国学院、东北大、朝阳、民国、交通、辅仁、华北、中法等13校”,中学有女一中、汇文等23所,参加人数有“1.学生七千余人。2.民众二万余人。”与“一二·九”游行相比,参加的人员更多,声势更加浩大,在民众中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贾 磊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