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根本的他应当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这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要为新中国培养的建筑师的标准,也是他对清华建筑系学生的期许。
增设建筑系
抗战胜利前夕,时任中国民间学术团体“营造学社”负责人的梁思成致函母校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我国各大学实宜早日添授建筑课程,为国家造就建设人才。今后数十年间,全国人民居室及都市之改进,生活水准之提高,实有待于此辈人才之养成。”1946年10月清华复员北平之际,在工学院增设了建筑工程学系,梁思成受聘为教授、系主任,吴良镛为助教,系馆借用旧水利馆二楼。招收第一班学生15人,学制4年。梁思成赴美访学期间,聘吴柳生为代系主任。
梁思成受过严格的西方建筑教育,又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他决心改革国内建筑教育长期沿用巴黎美术学院教学体系的状况,以20载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实践基础创办建筑系。建系之初,他赴美考察“战后美国建筑教育”,遍访赖特、柯布西耶、沙里宁等建筑大师,在耶鲁大学讲学,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对国际建筑理论的最新进展有了深入了解。
建系初期,梁思成广纳贤材,从营造学社、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延请教师,构成建筑系发展合理的人才梯队。1945年在重庆时他亲邀吴良镛到清华,共同开创建筑系。为创建建筑系殚精竭虑的,还有与他并肩投身建筑事业的伴侣林徽因。
更名营建学系
学术理念是建筑系创建与发展的灵魂。1947年回国后,梁思成率先在建筑系倡导“体形环境”理论(即“物质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将“建筑”的范畴从单栋房子扩展到体形环境——小至杯盘碗盏,大至整个城市甚至更广的区域。因此,建筑教育就不仅仅是培养设计个体建筑的建筑师,更要造就融通整体环境的规划人才。基于这样的理念,建筑系更名为营建学系,取《诗经》“经之营之”意。营建系不仅重视建筑设计和规划,还重视相关的管理和经营,赋予建筑学广义的内涵和任务。
梁思成在《文汇报》发表《清华大学工学院营建系学制及学程计划草案》,全面阐述清华营建系围绕“体形环境”理论的创新教学计划:建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集。营建系以融通理工与人文为宗旨,课程包括文化及社会背景、科学及工程、表现技巧、设计课程和综合研究,艺术技巧和理论修养贯穿其中,同时强调社会科学,重视从广阔的历史中探寻建筑发展的规律,通过“博”而 “精”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的艺术修养。在教学方法上着重启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强调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树立“住者有其房”的职业使命。1951年先后成立建筑设计、市镇规划、造园、工艺美术等4个教学组,还筹办了清华文物馆。
投身新中国建筑事业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并入清华,正式更名为建筑系;师资力量和办学规模随之加强,系馆由水利馆二层迁至清华学堂。时任系副主任的吴良镛呼吁社会重视建筑教育,同时重视将国外经验、国情和本专业教学特点相结合。建立教研组、实验室、图书室和资料室,首次开设毕业设计课程,建筑教学体系日臻完善,清华建筑系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教学中心之一。
解放前夕,梁思成曾为解放军绘制了保护北京城文物建筑图录,建筑系教师为南下解放军编写全国文物建筑保护单位目录,最大限度保护了文物建筑。为传承民族建筑文化,他们富有前瞻性地提出:“我们这一代人对于祖先和子孙都负有保护文物建筑本身及其环境的责任,不容躲避。”在新的历史时期,建筑系又投入到“为新中国创造新建筑”的各项实践中,取得一系列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设计、抢救北京特种手工艺景泰蓝及其造型装饰设计,无不有赖于梁思成、林徽因和建筑系师生的智慧和辛劳;还有中南海怀仁堂改建设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城市规划、国庆十周年献礼工程规划设计等,都是新中国建筑事业的开篇之作。
1970年建筑学专业一度被取消,直至1978年恢复;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形成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学三位一体的学科,下设4个系、9个研究所和 2个跨院系科研综合体。走过60载岁月的建筑系,共培养了4300余名毕业生,其中包括一批建筑大师和新中国各个时期建筑事业的骨干。进入新世纪,吴良镛院士又发展了“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建筑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践行“建筑为国家发展服务”的基本职业理念,“为着中国精神的复兴,做美感同智力参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