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首页 · 学校概况 · 组织机构 ·  档案馆  ·  清华记忆  ·  清华院系变迁与发展  ·  正文

档案馆

荟萃中西的外语系

发布时间:2009-05-20访问计数:

●史轩

清华外语系成立于1926年5月,建系初称为西洋文学系,后改称为外国语言文学系(简称外文系);1929年设有研究部。首任系主任由王文显担任,他主持制定了该系最早的“学程大纲及学科说明”。国内外一大批著名学者和作家都曾在这里求学或工作过,为清华外语系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塑造博雅之士

1926年外文系成立时制定的《西洋文学系课程总则》规定,外文系培养“博雅之士”。所谓“博雅”,又解释为“熟读西洋文学之名著”,“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汇通东西之精神思想而互为介绍传布。一方面规定学生必须选修“属于全体之研究”的“各时代之文学史”,“以求一贯之博通”;另一方面“专治一国之语言、文字及文学,而为局部之深造”。

外文系课程分为语言和文学两类,语言课设英、法、德、俄、意、日、拉丁、希腊8种外国语,文学课又分为文学史和文学体裁。文学史先修西洋文学史,然后将欧洲文学分期逐段讲授,再念一门现代文学课。文学体裁则分为小说、诗歌、戏剧、文学批评等。文学课共52学分,加上全校公共必修课和语言课共128学分,几乎不用再选修学分就满足学校规定132学分的毕业要求,这在清华是个例外。

外文系还为全校开设公共选修的外语课程,有大一英文、第二外国语、高等英文作文等课程。大一英文教学十分严格:每堂提问,每天留作业,每周有作文。由于读本内容深(多数是文学作品),教学进度快(有学生统计大一国文一年教190多页,而英文教460多页),使大多数学生学习外语很吃力,但经过一年严格的训练,在二年级时便能用英文阅读专业书籍和一般书籍。难怪当时有转到清华的学生这样写道:“谁不羡慕清华的西洋文学系呢?……人家只念一本King Lear就算是沙士比亚的课程,清华念十几本沙翁名剧才算修毕这学程。清华的西洋文学系注重的是欧洲文学不仅是语言而已,语言工具在一年级时已经是基础了。”

戏剧家的摇篮

到30年代,外文系的规模逐渐定型。外籍教员在教师中约占一半,学生人数也由初期的约30人增至90余人,研究生也有10余人。这一时期,对学生影响比较大的是王文显、吴宓、瑞恰慈(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主任)、温德等几位教授所开设的课程。

王文显生于1886年,幼年就到英国读书,获伦敦大学学士学位。后又进美国耶鲁大学,师从美国戏剧学泰斗白克教授研究戏剧。除长期担任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外,还曾任清华学堂教务长、代理校长等职务,是在清华服务时间最长(1915~1936)的教师之一。他曾开设《戏剧概要》、《莎士比亚》等课程,介绍欧美戏剧理论,为学生提供戏剧知识。他创作的英文剧本《北京政变》、《委曲求全》在美国和国内上演时,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外文系不少学生对戏剧有浓厚的兴趣,以至于后来在戏剧的创作或研究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如洪深、李健吾、曹禺、张骏祥、英若诚、杨绛等。张骏祥回忆:“当时清华有个非常好的习惯和制度,就是教授要指定许多参考书。……不仅如此,那时学校每年有一大笔钱买书。文显先生自己研究戏剧,每年也要买不少戏剧书籍,从西洋戏剧理论到剧场艺术到古代和现代名剧的剧本都应有尽有。所以我们这些对戏剧有兴趣的同学,就有机会读到不少书。”可以说“清华是戏剧家的摇篮”,而这个“摇篮”就发轫于外文系。

融汇中西文化

外文系还开拓了中国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先河。吴宓的《中西诗之比较》、瑞恰慈的《文学批评》、《比较文学》课程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特别是吴宓的《文学与人生》,在中西文化的“相互阐释”方面有突破性贡献。该系所培养的学生如吴达元、赵萝蕤、季羡林、李赋宁等均为比较文学界之中坚,其中钱钟书以其《谈艺录》和《管锥编》将现代释古学提到了新的高度。

外文系培养的学生中人才辈出,如宗璞(原名冯钟璞,冯友兰之女)从事文学创作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金凤(原名蒋励君)为《人民日报》著名记者,许国璋编写的英语教材培养了好几代人,更有王佐良、许渊冲等著名外国文学专家、翻译家……

西南联大时期,清华、北大、南开共同组成外国文学系,课程设置与抗战前清华有较大不同。到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外文系分别并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系和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清华保留有基础课外语教研组。1983年清华恢复建立外语系,现设有比较文学与文化、外国语言学、翻译与跨学科、日本语言文化等4个研究中心,在学科发展、教学改革和管理、学术研究、教师队伍建设、对外合作交流、教学辅助基本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外语系始终在清华的发展中熠熠生辉。